今年以来,县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第十六届七次全会和县纪委全会精神,立足工作职能,深入推进工商监管“两项改革”,简化梳理行政审批事项,规范约束行政处罚行为,搭建便民高效服务,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公平化正的市场环境。
一、以落实党委(总支)监督责任为抓手,切实转变干部队伍作风
按照县纪委的安排,通过狠抓“八项规定”和“五个一”活动的开展,教育督促干部作风转变。全系统各单位安排部署党风廉政专题工作2次,廉政宣传教育活动8场(次),组织班子成员讲廉政党课13(次),观看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》、《一代廉吏于成龙》《人生不能重来》等系列专教育专题片。各单位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和“一岗双责”目标责任书,廉政谈话12人(次),完成有利于指导工商业务开展的调研报告13篇。廉政法规考试2次,干部网上学习培训考试112人(次),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承诺13人(份),缩减可发可不发文件简报30%以上,全局干部承诺不参与赌博125人(份),不出入各类私人会所125人(份),调查、答复网民投诉2起 ,监督评价358人(次),筛查建立测评信息数据2155户,排查出各类廉政风险点237个,节假日公车封存11辆,压缩三公支出,开展行政效能专项检查2次,人大、政协委员视察1次,行风监督员评查1次,开展行政执法案件评查38案(卷),干部管理中存在的迟到早退、串岗溜岗、上网聊天、无所事事、推诿扯皮、蛮横刁钻等恶习得到根除;大吃大喝、超标准接待、公车私用得到纠正;会议、干部纪律作风和依法行政明显转变。
二、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为载体,不断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
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,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紧密结合起来。在推动两项改革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,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确保“两项改革”顺利推进。一是国务院“工商登记制度改革”系列政策推行以来,采取“宽进严管”的工作原则,强化行政效能“八项监察”,及时清理行政审批事项,全面落实工商登记“先照后证”网上年度报告等相关制度改革,优化服务举措,大力扶持涉农、涉果企业的发展,缩短办照时限,做到“法无禁止即可为”。同时,在各类登记活动中做到“一口清”和“零收费”服务。全年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028户,免收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超过30万元,二是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。积极适应改革大势,把人员和精力及时转移到流通环节的商品质量监管,在市场监管中锤炼干部,重点加强对农资、化肥、成品油、服装等各类商品的整治抽查力度,共查扣假冒农资25.85吨,抽查检测各类商品125批(次)。三是加强消费维权建设体系,充分发挥12315工商“百事通”平台作用,调处消费纠纷45起,挽回经济损失140万余元。四是开展商标广告专项治理,加大对“洛川苹果”驰名商标的保护工作,检查整顿苹果销售户(摊点)50户,处罚5200元。规范户外广告行为118处,更换门头牌匾1020块。五是加大市场秩序整顿力度,严肃查处垄断经营行为、不正当竞争行为、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,建立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秩序。
三、以群众路线教育为统揽,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
结合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》和《廉政风险点防控》工作,紧紧围绕行政审批、行政执法、队伍管理、日常管理四个领域查找风险点,对查找出的237个风险点进行公开公示,及时跟进,完善配套措施,编制职权目录,绘制权力运行图,对职权办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。对办事流程进行集中清理梳理,完成了县局15项内部制度的修订,完成6个基层所、7个股室4个局属事业单位,10项办事流程的重新整理更新工作。新制订了《干部婚丧嫁娶相关规定》、干部作风管理“十不准”、治乱减负《七项禁令》等一系列新的规定,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