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延安市洛川县纪律检查委员会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廉政文化 >> 史海钩沉 >> 正文
一本让毛泽东称赞不已的干部整风读物
时间:2012/10/29  来源:   作者:admin   点击:
     编者按 近日,反腐倡廉频道连载了由宋庆森撰写,中国方正出版社的《卿本佳人 奈何做贼:腐败现象的文化批判》一书。腐败是公认的政治之癌、社会之癌,本书从历史、文化、社会、心理等角度层层深入,从大量调查腐败案件实践中总结腐败产生的原因和治理腐败的对策,阐释了腐败产生的八大原因。如:信仰的断裂、物欲的诱惑、人性的弱点等;探讨了在反腐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。 
    以下为本书节选。 
 
  郭沫若的不少论著和史学观点曾引起学界争论,比如扬李(白)抑杜(甫)、古史分期、《胡笳十八拍》的创作权等,包括名声很大的《甲申三百年祭》。自1944年郭氏写此书到现在,又一个甲申年过去了,在中国共产党党内,或用做于“干部必读”,或列为党校教材,久行不辍,对其中的一些学术问题也争论不断。不光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大家熟悉,当年国民党也组织文人对这本书进行过口诛笔伐。在中国近代史上,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,也是不多的。 
 
  毛泽东盛赞郭老此书,并以之作为延安干部整风的读物,其意当鉴于李自成大军入京后所犯错误,以告诫全党不可忘乎所以,这和他重视黄炎培向他提醒的一句警语:“其兴也勃,其亡也忽”,亦是同理,只不过郭文更具形象罢了。今天,《甲申三百年祭》一书,还是反腐败研究中被大家经常引用的经典。 
 
  我对郭文也颇喜欢,经常翻看。文中这样一段文字颇有意思,这是郭文转引的资料,源于《剿闯小史》: 
 
  伪军师宋矮子同制将军李岩私步出长安门外,见先帝柩前有二僧人在旁诵经,我明旧臣选伪职者皆锦衣跨马,呵道经过。 
 
  岩谓宋曰:“何以纱帽反不如和尚?” 
 
  宋曰:“彼等纱帽原是陋品,非和尚之品能超于若辈也。” 
 
  岩曰:“明朝选士,由乡试而会试,由会试而廷试,然后观政候选,可谓严格之至矣。何以国家有事,报效之人不多见也?” 
 
  宋曰:“明朝国政,误在重科制,循资格。是以国破君亡,鲜见忠义。满朝公卿谁不享朝廷高爵厚禄?一旦君父有难,皆各思自保。其新进者盖曰:‘我功名实非容易,二十年灯窗辛苦,才博得一纱帽上头。一事未成。焉有即死之理?’此科制之不得人也。而旧任老臣又曰:‘我官居极品,亦非容易。二十年仕途小心,方得此地位,大臣非只我一人,我即独死无益。’此资格不得人也。二者皆谓功名是自家挣来的,所以全无感戴朝廷之意。无怪其弃旧事新,而不相关也。” 
 
  其时,李自成大军刚刚入北京城。大将刘宗敏在吴宅搞绑票,逼得吴三桂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。“丞相”牛金星“大轿门棍,洒金扇上贴内阁字,玉带蓝袍圆领,往来拜客,遍请同乡”,太平宰相的风度俨然矣。 
 
  宋献策(引文中的宋矮子)、李岩是李自成队伍中头脑比较清醒的。战火还没熄灭,已经在思考后人所说的“赶考”问题了。 
 
  纱帽(官员)本来是政权的维护者,满朝公卿谁不享受朝廷高爵厚禄,怎么国家有事不为之效力,反而争先恐后地举起白旗呢。不要说对旧主子的感恩,连起码的人情也不顾,崇祯上吊时,只有一个太监在身边。满朝文武都到哪里去了,不但不救驾,“旧臣选伪职者皆锦衣跨马,呵道经过”。先主尸骨未寒,都已争先恐后入新朝拜新主了。 
 
  何以纱帽反不如和尚?原因很多。宋献策认为,误在重科举制,循资格。这里涉及了官员选拔制度和官员质量的关系。宋认为,中国的科举制出不了良吏,只能出劣官、出贪官。 (载自《卿本佳人 奈何做贼——腐败现象的文化批判》) 
 

新闻来源:中国共产党新闻网

 

上一篇:古人辞馈拒贿的奇事妙言

下一篇:裴矩的佞与诤

中共洛川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洛川县监察委 主办
电话:0911 3622110 E-mail:lcxjjw@126.com 邮编:727400
陕ICP备09014210号